
1、中山医科大学厉害。2001年10月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而成为如今的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学校医科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华南肿瘤生物学、眼科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
3、据2015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2006年以来,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5亿元;获国家973首席项目1项、课题5项,国家863课题8项,国家重大专项平台及课题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
4、其中,学校在理工医科领域的科研成果斐然,获得了32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17项中华医学科学奖的奖项,表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
1、鼻咽癌诊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授马骏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学院院长陈兵龙获“陈省身数学奖”,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牵头的项目拟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凯旋。 教学资源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
2、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中山大学在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各种科研项目,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由此可见,中山大学的科研实力还是非常厉害的,想必这也是中山大学能够获得社会一致认可和考生青睐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过硬的科研实力更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功底。
4、无线局域网路SCI论文,世界第1 依据美国海军研究室Dr. Ronald N. Kostoff等人发表“科学与科技文献钻研:无线局域网路”论文指出,2004年至2005年期间中山大学一共发表三十六篇无线局域网路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数量居于全球之冠。
5、学院傅科、杨子晖副教授分别入选教育部20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学院王曦、姚益龙教授获得2011国际社科基金资助,8位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个项目获教育部项目立项,8项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6、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1、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2005年初起,就走在科研创新的前沿,引进并自主研发了第二代沉降式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成功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必平液基细胞沉降式染色系统。
2、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中山大学等高校研发平台,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是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安必平公司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已通过ISO13485:2003的质量体系认证,这标志着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这样的实力背景,使得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为用户提供最可靠和高质量的病理诊断解决方案。
4、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环境优美、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广州科学城,是一家集细胞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及分子诊断等病理诊断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一体的、高速发展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5、公司曾先后获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资质和荣誉。在知识产权方面,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注册商标数量达到17个,软件著作权数量达到4个,专利信息达到90项。此外,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对外投资了18家企业,直接控制企业1家。